盐碱地上的特别“春耕”
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永丰河南盐地碱蓬及海草床修复项目现场,大型拖拉机在沿海滩涂里来回穿梭,进行浅层旋耕,随后,工作人员动作整齐划一地将盐地碱蓬种子播撒入土。
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永丰河南盐地碱蓬及海草床修复项目现场,大型拖拉机在沿海滩涂里来回穿梭,进行浅层旋耕,随后,工作人员动作整齐划一地将盐地碱蓬种子播撒入土。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上,有一片曾让村民们摇头叹息的盐碱荒地,如今却成了大家口中的“奇迹之地”。村民老于站在这片土地上,乐得合不拢嘴,他说:“种了这么多年地,真是长见识了。没想到,这些盐碱地上还能种粮食。”
3月19日,在通辽市扎鲁特旗乌额格其牧场盐碱地综合治理现场,技术人员正通过无人机将改良剂均匀地喷洒在盐碱地表面。随后通过深耕翻土,将改良剂分布在10—50厘米深的土层中,使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聚焦航天技术发展,矢志创新攻坚,圆满完成了以中国空间站建造、月面采样返回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突破了大吨位航天器对接、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等关键技术,不断推进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盐碱地被称为“土壤癌症”,高盐量导致农作物低产甚至无法生长。近年来,扎鲁特旗围绕“向盐碱地要粮,让荒原变良田”的目标,加大盐碱地治理力度,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价值,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不断拓展农业耕地资源,激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聚焦航天技术发展,矢志创新攻坚,圆满完成了以中国空间站建造、月面采样返回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突破了大吨位航天器对接、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等关键技术,不断推进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图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总师朱晓波(右)与学生讨论制冷机状态。新华社发图②: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隧道入口,锦屏大设施位于这条17.5公里长的隧道深处。新华社记者 薛 晨摄图③:日前,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
中国甘肃网3月19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抢抓农时、科学统筹,围绕项目建设、农资保供、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打出春耕备耕“组合拳”,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2025年3月,山东农村突然炸出个“水果核弹”——山农酥梨!种了20年梨的老汉王大爷直拍大腿:“活到60岁没见过这样的梨!”这梨切开放一天都不发黄,扔冰箱半年照样脆甜,种三年一亩地能赚5万块,连苹果界的“扛把子”红富士都怕它抢饭碗!
"张叔蹲在地头吧嗒吧嗒抽旱烟,眼看着泡烂的蒜种漂在水面上,拳头重重砸在泥地里:'去年租这洼地省了八百块,这下倒赔进去三千!'这场景您眼熟不?咱种蒜人最怕的就是踩坑选错地。今儿咱就掏心窝子说句大实话——有些地啊,白送咱都不能要!"
不误农时不负春,春耕备耕正当时。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抢抓农时、科学统筹,围绕项目建设、农资保供、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打出春耕备耕“组合拳”,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家人们,快来看啊!这可是先锋镇盐碱地里的宝贝——芦耳,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快来尝尝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吧!” 3月14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园的直播间里点赞如潮,评论不断,订单络绎不绝。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新华镇将“改地”和“改种”作为关键抓手,积极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作,通过种好盐碱地上的试验田,为农民增收带来新期盼。
百合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观赏与药用植物,其种植密度与种子用量直接关联到后续的产量与品质。关于“百合一亩要多少斤种子”这一问题,实则需综合考量多个维度方能得出精确答案。一般而言,百合种子的播种量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种子大小、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以及种植者的
在吉林省的农业版图中,镇赉县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松嫩平原。曾经,这里是东北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被视为“不毛之地”,农业发展困难。然而,经过多年努力,镇赉县成功逆袭,成为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大县,其水稻产业在规模、技术模式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位居全省前列,
王定富家住甘肃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城北村。最近,景泰县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正持续推进,暗管铺设、边坡平整……热闹繁忙的景象随处可见。当地的盐碱地治理项目在春风里“加速跑”。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兴济镇的麦田里,“90后”新农人张宸正在调试无人驾驶精播与精准变量施肥一体机。近年来,张宸带领团队运用北斗导航技术,为农机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喷药,不仅节省人力成本,更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准度。如今,张宸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景泰县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正紧锣密鼓开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今年,景泰县计划完成2.3万多亩盐碱地改良试点项目,力争在这片土地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播前准备。3月中旬前完成清茬整地和造墒。一是整地,深翻或深松25~35厘米,也可旋耕15厘米左右;二是结合整地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配合棉花专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50kg作基肥;三是清理残留地膜和石块等
近年来,金湾区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持续推动耕地集中连片恢复,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同比增长近120%、超160%,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在“良种+良法+良技”的加持下,今年农作物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